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水滴

距“上善若水”的人生目标,还有太大的差距!为无限接近这个目标,愿从一个水滴做起!

 
 
 

日志

 
 

【太极养生】(原创)可全方位旋转的太极球  

2015-04-22 11:47:0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帖于2009-12-21 原发于本人网易“求真悟道”博客“太极之路”专栏中,现拿来与大家分享并征求意见。

(原创)太极拳搏击之我见 - 太极拳内丹功交流园地 - 太极拳内丹功交流园地

    太极悟道窍在轴,

    轴锁神球平面走,

    松开两极球悬空,

    无极旋转乾坤游!

(原创)太极拳搏击之我见 - 太极拳内丹功交流园地 - 太极拳内丹功交流园地

    在太极拳界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观点,那就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起头涌泉。而在这些要领指导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在太极拳习练者的内部形成一个中正稳固的轴。此轴一经形成,即标志着太极拳的水平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如果运用得好该轴还可以在提高练习者动作和套路的规范,以及在推手和搏击中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方面提供可靠的保证。

(原创)太极拳搏击之我见 - 太极拳内丹功交流园地 - 太极拳内丹功交流园地

    目前,在对待太极拳的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错误地认为太极拳最终的境界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围绕此平面转动的球或者是柱体,这样不仅束缚了太极球的活力,而且严重有悖于《太极拳论》中仰之则祢高,俯之则弥深的论断。在就此问题反复推敲并在实践中认真体会之后,我认为:太极拳的最终的用途是为了保证太极整体的稳定性,而由八门劲法交织而成太极球则可以在由此轴所确定的太极整体中,以八门劲法为动力全方位旋转。让我们不妨再从放入水中的充气皮球上来找找感觉。很多拳友都认为太极球的最高境界与放入水中的充气皮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只注意了球自身的作用而忽视了承载它的水的重要作用。如果皮球不是放到了水中(其实放入其它液体中也一样)而是放在地上,那么只要一碰它就会滚出去很远。太极球要达到水中皮球的状态,同样要有承载它的的存在!而这个又在哪里呢?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师父说的这样一句话:虚领顶劲、气透涌泉所确立起来的立身中正、根基扎实的人体,不正可以看做是一个盛满水的水缸,由八门劲法交织形成的球体,不正好是放入水缸中的充气皮球?不禁让我茅塞顿开!

(原创)太极拳搏击之我见 - 太极拳内丹功交流园地 - 太极拳内丹功交流园地

    以往之所以转不过弯儿来,就是没有因为自己的思维一种停留在,从人的整体(也就是太极的整体)来分析太极球的旋转问题,而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太极拳在推手和搏击中所能达到的通过太极球的全方位旋转来化解对方力量的境界,是在内劲儿的基础上,通过八门劲法再辅之以腰、四肢、躯体协调一致的动作来完成的,是由八门劲法交织形成的太极球的全方位转动,而非人体的全方位转动。大家都知道搬动水缸不会影响到水缸中皮球的活力,相反只能因为水缸的移动而使原本难以驯服的球变得更加无法应对。同样,太极整体的合理移动再加上太极球灵活多变的全方位变动,才铸就了太极拳在搏击中的神奇境界!

 

 

------------------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众人之力聚集起来就会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信息的平台就那么大,如果理智的人占据了它,它所发出的声音就是理智的!为此,让我们团结尽可能多的理智之人,最大限度地占领这块阵地,让它尽可能发出理智的声音!
  评论这张
 
阅读(159)|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