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水滴

距“上善若水”的人生目标,还有太大的差距!为无限接近这个目标,愿从一个水滴做起!

 
 
 

日志

 
 

【太极养生】(原创)天平和车轮的启示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新的认识  

2015-03-10 11:49:0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太极养生】(原创)天平和车轮的启示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新的认识 - 水滴(原陈式太极拳) - 水滴
 

       本文原发于本人的网易博客,现拿来于大家分享,并征求意见。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我已不知看过多少遍了,以至于很早之前就已经字字铭记在心了!但对于《太极拳论》所包涵的太极拳精髓却总感觉领悟得很不够深!我每天从所住的小区步行到单位,要走8公里的路,这一路之上思考和推敲太极拳理论就成了一种习惯。不知不觉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收获,很多太极拳的理论和道理都是在这种边走边想的过程中逐渐领悟的。逐字逐句地揣摩《太极拳论》,也时常会成为这一路之上研习的功课。这其中: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是我揣摩最多的一句话,因为我总感觉这其中蕴涵着太极拳技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领,如果能够真正把这个道理悟透了,对于克服太极拳技击中易犯的双重之病,一定会有极大的帮助!经过无数次的揣摩,对天平所体现出来的太极拳劲的灵敏,车轮所表现出来的太极拳化劲的灵准,都有了日益加深的认识和体会。但在内心深处却隐约还有一丝疑问:似乎这其中还有什么东西没有真正参悟到!

        就在几天前上班的路上,突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往在把天平和太极拳技击相联系时,都没有突破对现实中天平的那种认识,这就是现实中天平的两端都会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对于天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它在称量物体的时候,才不会因为天平两边物体或砝码的重量过于悬殊,而导致物体或砝码的脱落!而对于太极拳技击来说,天平两边支点还会那么重要吗?如果把它去掉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而想到此时,顿感眼前一亮!如果把天平两边的支点去掉,天平不正好变成了一个以底座为支点、以平衡点为轴心、以秤杆为半径的车轮了吗?这样一来在太极拳技击的过程中,不就可以把天平和车轮所体现的灵敏的劲和灵准的劲,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了吗?而太极拳技击中双重之病的根源之一也就很容易被找到了,那就是天平两边的支点没有被去掉!天平车轮没有真正合二位一!

        说到这里,不免有人要问:在太极拳技击中天平的支点、轴心又在哪里呢?其车轮的半径又在哪里呢?按照笔者目前的体会,支点就在于两足的涌泉之上、轴心即是丹田!而对于半径来说,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发力的半径来说应是拳师的手臂(两臂之和恰为车轮的直径);而从发力的意念来说这个半径的长短应当没有限度,具体的长短要视拳师的功力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太极拳技击的高级状态,应当是由无数个车轮状的同心园所共同组成的一个形体。大家都可能会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一个充足了气的球一旦放到水面上,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球不但不会沉入水中,而且无论从任何方向过来的力量,在接触到球面的瞬间都会由于球的转动而被轻易化掉!如果把球内部的气放掉再放到水面上,球的这种状态不仅不再存在而且弄不好球还可能沉入水中。太极拳技击中这种形的状态,与球的这种现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要达到这种状态也要有深厚的太极内功作基础。只有自己的内部充实了、内力运用自如了,才能够达到这种高水平的技击状态!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猜想:也许随着功力的不断加深,这个太极球会不断膨胀、其状态也可能发生变化。最终也许能去掉原来的支点,成为一个悬浮在空中的类似地球一样的球体!当然这还只是笔者的一种预感,也许最终只能成为一种梦想!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初识、浅见,拿出来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太极拳高手踊跃参加讨论!

------------------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众人之力聚集起来就会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信息的平台就那么大,如果理智的人占据了它,它所发出的声音就是理智的!为此,让我们团结尽可能多的理智之人,最大限度地占领这块阵地,让它尽可能发出理智的声音!
  评论这张
 
阅读(188)| 评论(9)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